■ 区域协同发展大数据(2025最新)
(首席记者 李岩)清晨6点,从昆山花桥开往上海的地铁11号线已载满跨城通勤者;上午10点,嘉兴的智能工厂正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提供零部件;下午3点,来自苏州的科研团队在张江实验室参与联合攻关——这些场景正在重塑长三角的地理认知。
1. 空间格局:
-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:9个城市
- 联动区域面积:5.6万平方公里
- 常住人口:约6500万
2. 经济融合:
- 区域GDP总量:18.2万亿元
- 产业链协同企业:超12万家
- 科技创新共同体项目:327个
3. 交通互联:
- 跨省轨道交通:9条
- 省际断头路打通:32条
- 日均跨城通勤:86万人次
■ "五个同城化"进展
1. 规划同编:
新上海龙凤419会所 - 共同编制专项规划:28项
- 统一标准规范:193个
- 跨区域项目库:总投资4.3万亿
2. 交通同网:
- 沪苏湖高铁通车
- 沪甬跨海通道前期推进
- 长三角机场群协同运营
3. 产业同链:
- 集成电路产业联盟:覆盖全链条
- 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:18个
-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:产值破万亿
4. 生态同保:
- 太浦河共治项目:水质达标率100%
- 生态补偿机制:覆盖7个跨界流域
-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联动
5. 民生同享:
- 跨省医保直接结算:覆盖所有三级医院
上海龙凤419官网 - 政务服务"一网通办":覆盖140项事项
- 异地养老机构互认:89家
■ 重点区域突破
1.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:
- 制度创新成果:112项
- 重点项目:总投资2800亿
- 水乡客厅建设:三地共建
2.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:
-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:新增87家
- 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:36个
- 专业服务机构集聚:超2000家
3.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:
- 国家级高新区:8个
-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:12个
- 技术交易额:年增25%
■ 民生获得感提升
爱上海 1. 教育医疗:
- 跨区域医联体:28个
- 名校联盟:覆盖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
- 医师多点执业:年增35%
2. 文化旅游:
- "长三角PASS"文旅一卡通
- 博物馆美术馆联盟:87家成员
- 非遗保护联合体:传承项目236个
3. 社会治理:
- 跨省社区共建:53对
- 联合河长制:覆盖所有交界河道
- 应急联动机制:响应时间缩短40%
【权威声音】
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表示:"上海大都市圈正在形成'核心引领、多点支撑、网络联动'的发展格局,其经验将为全国城市群发展提供重要参考。"
(本报道包含42个典型案例分析、215组核心数据及78位关键人物访谈)